中学生,学会说“不”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5-01-2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988

  典型案例:中学生晓波是个比较热心的人,也很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因为他觉得拒绝别人的话完全说不出口。但是他自己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忙都能帮得到的,面对求助时他做不到,又说不出口,这类事情简直成了他的心理包袱。

  晓波认为,要做个好人,就不能拒绝别人的求助。因此,就是耽误自己的事情,他也不会跟人家说个不字。其实,从小时候起,晓波就是这样。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晓波就常常会遇到一些左右为难的事情。比如到了晚上九点钟,他正在看书学习做作业,有隔壁邻居的小朋友邀他去看动画片,他就算不写自己的作业,也要陪人家先去看电视的。其实当时晓波自己是想看书把作业完成,但是他很怕拒绝会使朋友生气,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这个人很无趣,总之就是怕人家对自己有看法或误会。一般情况下,晓波都会先考虑别人的需要,哪怕是压抑或违背自己的正当需要。

  由于很多时候答应别人都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初衷,所以晓波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正因为这样,在中学这几年他的成绩一直也只是中等偏上,其实晓波要是专心用功,应该会有更好的成绩。

  心理分析:对于帮人这方面,不少同学都和晓波类似,都有一个说不出“不“的心理。有时候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说,这个是咱们很多中国人特有的面子心理。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大意是说,我们中国人往往可以为了脸面而忍辱负重。宁可自己吃大亏,吃闷亏也要在面子上过得去。似乎这样就使自己在周围的人中有尊严,被人看得起,有“面子“!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会使人不得不放弃为人处世的一些需要坚守的原则,而失去了原则得到的面子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学会拒绝的技巧,以下11种方法值得学习和参考:

  谢绝法:对不起,这样做可能不合适。

  婉拒法:哦,是这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可是你最好找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人吧,好吗?

  幽默法:啊!对不起,今天我还有事,只好当逃兵了。

  缓冲法:哦,我再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想想,过几天再决定好吗?

  回避法: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你关心的另一件事吧......

  严词拒绝法:这可不行,我已经想好了,你不用再费口舌了!

  补偿法:真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了,不过,我可帮你做另一件事!

  借力法:你问问他,他可以作证,我从来干不了这种事!

  自护法:你为我想想,我怎么能去做没把握的事?你让我出洋相啊。

  无言法:运用摆手,摇头,耸肩,皱眉,转身等身体语言和否定的表情来表示自己拒绝的态度。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