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学校 奏响绿色旋律

发布时间:2009-03-2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246

  我校是省二级达标中学,全校现有教职工157人,4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近2500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根据三明市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通知要求,学校在以往重视环境教育的基础上,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加强环境建设,积极争创“绿色学校“,协调布局绿化、美化校园,更新部分树种,增加绿地面积,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拓宽环境教育途径,增强绿色意识,举办“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提倡节水节电,组织学校积极种植树木,建设环境科技宣传橱窗,在校园内和教室内张贴环境宣传标语,并结合“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通过环境育人,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市绿色学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如下:

  一、明确环境教育意义,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正在承受或将要承受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恶果。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是否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至关我们的事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为此学校领导形成共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把传播环境知识,提高学生环境意识,促进环境基础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学校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每周行政会强调创建工作,并由校长室牵头,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常务机构,各处室、功能室相应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为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由学校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分别从组织具体规划,使创建工作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并且做到了责任落实,分工明确,全员参与。

  二、搞好课内教育,形成环保知识的有机渗透。

  1、学校把环保教育列入一项重要教育工作,要求相关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的环境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动并把活动内容写入教学计划和教案之中,在生物、物理、化学、地理、语文等课上进行环境渗透教育,尤其是地理、生物学科有专题性教育活动安排。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将环保课题融入说、读、写的技能培养里,在课堂上展示丰富的环境教育材料;教师从图书馆或其他渠道了解更新信息,和学生一同分享环境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2、加强兼职环保教师队伍建设,对校内在职的地理,生物、化学等各科教师进行环保培训,定期组织讲座参观等宣传环保知识,不断充实提高教师素质,形成了一支业务精良,肯于献身环保事业的兼职环保教师队伍。

  3、对其他各学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现行各学科都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内容,学校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所涉及到的环境知识要厘清、讲透,联系实际,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的,环境知识的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听课,检查教案,评教调查等对环境知识教学进行检查讲评。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微机,投影,录像机等,解决环境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环保知识更形象,直观,灵活有趣,激发学生环境意识,丰富了环保知识教学形式和内容。

  5、结合环境知识课内教育,经常必于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中提高环境道德素质。通过春、秋游,学生大开眼界的同时节,激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我们引导学生认识,美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来做保证才能实现,从而深化学生对环境的认识。

  三、开展课外活动,拓宽环境保护教育的渠道。

  1、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学校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校报,板报,阅报栏等媒体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多次通过国旗下讲话,年段师生会,班团队会进行卫生等环保方面的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向师生宣传《三明市文明行为九不规范》,宣传环保典型事迹,好经验,好作法等使全校师生人人懂环保知识,人人爱护环境。

  2、结合我县创建国家级“闽江源“生态保护区,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我县环境污染、植被覆盖及水资源状况调查活动、开展送环保法规及环保知识回乡的宣传活动、动手参加家乡的环境治理活动。让学生实地直观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撰写科技小论文结合本地的环保实际,进行环境保护的调研,经过研究并写成报告。生物组老师积极承担了县《闽江源—水环境调查》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3、通过主题班会,团队会,深化创建活动。定期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团队会活动。如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道德观念“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谈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介绍身边破坏环境的事例,并按自己的决愿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既使学生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列增强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和素质,尤其是有的学生把身边破坏境的现象联系到整个人类生存的高度,体现了中学生较高的环境素质和热爱环境,关心人类生存命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结合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我校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适合学生年年龄特点的环保教育活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组织师生进行校内外植树活动,并定期组织部分师生到河畔、公园义务劳动,清理环境,种植树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都联合举办“地球—我们的家园“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清理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等活动,培养师生环境意识,通过亲身感受提高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在戒烟日,学校号召教职员工、学生“远离烟害,享受健康“,积极开展戒烟活动。学校还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二周的环保教育活动周,组织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并组织了环保知识竞赛,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环境,关心环境,关心人类命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学校坚持卫生每天两小扫和周末清扫制度,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劳动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等,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清理校园周边地区内的碎砖头,石块,废塑料袋,碎纸片,杂草垃圾杂物;清理和洗涮各类大小广告,求租启示,办班通知等不规范张贴物。使校园清洁优美,美丽文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环保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教育的教材。学校近几年来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1、加强校园绿化工作,几年来学校共投资数十万元,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净化工作,增加校园绿化面积1600多平方米,共植各类树木1000多株,种草面积1000多平方米,种花300多平方米,校园可绿化地的绿化率达90%以上,同时划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领导,教师及每个学生,并提出“爱护校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口号。

  2、加强学校环境管理工作。我校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开展“爱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等,让学生自己体会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体会管理工作的艰辛,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广泛开展“告别陋习,与文明握手“活动,杜绝吃零食,随意乱扔废弃物,破坏环境等不文明行为。

  3、学校要求学生每日定期定点打扫清洗卫生区,净化了校园,教室内课桌摆放有方,整洁有序,厕所设有定期冲水设备,并有水龙头用于洗手,比较干净,学校师生食堂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实施作业,食堂食物、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学校设有专职花工、卫生工3人,定期清扫校园环境卫生,校园内垃圾筒设置合理,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保证校园环境洁净。积极做为环保宣传、师生员工的家庭均能自觉使用环保产品,没有发现因环保问题而致病致死的现象。

  4、学校严格按消防和环保要求规范校园建设,设有垃圾箱、垃圾桶、化粪池等,对垃圾定期清除运出,把所有有污之水,汽,杂物一并控制和治理,卫生工定期对水沟进行消毒,学校师生均使用有环保要求的家庭用具,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点。学校把节水节电列入学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让水电的节约落到实处。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其中包括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校师生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保素质不断提高,校园清洁,优美,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今后我们奖继续努力,把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以此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发展。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