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高三化学备课组活动内容

发布时间:2024-11-22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532

学科:化学              类型:高三备课组活动

时间:11月20日          地点:高三楼四楼办公室

主讲人:李贵花

主要内容:半期考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基本上有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主要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物构,难度中等偏易,试卷题型、结构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删除了还没有复习到的有机和反应原理大题,加大了物构的分值比例。总体的设置较合理,但总时间设置与高考考试时间不一致。

题答题情况

11. 错的不多,存在书写规范的问题,有人写成或4,前一个未给分,后一个有给分。

错的人较多,无人写颜色反应,但错误答案五花八门,如氨水、氢氧化钠、酸性高锰酸钾、碳酸钠、饱和食盐水等等。

错的人也较多,错选ABC的人都有

⑷①错的人很多,多数错写成三氧化硫;②错的人很多,很多人答案为21,有部分答案写成22,未给分。

错的人很多,多数写成两步,极少数写一步,极少数写,未给分;全选对的人较少,漏选的居多,少数错选D

第一空:对的人还算多。错的同学一种是漏写一种反应物(漏写每种反应物的都有),一种是未配平,还有一种是碱式碳酸铜铜的个数写成1,化学式写错;

第二空:写对的人较少。有少部分学生写成化学方程式;有极少部分学生产物水出现了两次,此种情况若其余正确有扣一分;有部分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写错,铜的个数写成1;错答中,有较多人二氧化碳未标气体符号,有扣分;有少部分人铜离子未配平。

两个方程式有相当一部分人碱式碳酸铜写成[Cu2(OH)2CO3],加了中括号。

12.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第(1)小问出现浓硫酸漏写、加热符号漏写、气体生成符号漏标以及方程式未配平等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如第(5)小问对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物质模糊不清。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较弱,如第(6)小问利用双氧水检测亚硫酸根,得分率偏低。

13. 写离子方程式一水合氨拆了。

沉淀不再溶解,很多同学答沉淀不再生成,没有很好理解题目意思。

计算只有少数人算出,其实这题计算不难,应该是看到计算就跳过了。

最后写方程式,碳酸锂化学式写错,产物写成二氧化碳。

14. 答题不够精准,多数有写到孤电子对,但是没有提出排斥力对比,也没有写到成键情况。有些乱写一通。

学生主要体现问题

a、必备知识不足:简化电子排布式,溶于水原因解释,离子检验,铜有关方程式,同系物判断,基础元素反应现象等失分严重。

b、关键能力有待提升:信息的获取、分析推理能力存在较大不足,如坐标参数,判断化学式和通式分析,重铬酸根与过氧化氢反应价态变化判断等。

c、学科观念意识薄弱:无法从学科本质思考问题,如洗涤完全的证明,废渣制备硫酸亚铁溶液试剂选用和过程描述等。

d、用语表达缺乏规范:化合价表述+4价不规范。还有化学用语专有名词记忆混乱,错字或者错别字频繁出现,各种官能团混乱不清,方程式不配平,符号随意写,条件漏写,答题逻辑混乱或者答不出要点。

教学建议

a、依标教学,深化基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夯实和深化基础,复习时以核心概念或原理为中心,将相关知识串联成链、知识网,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型

b、加强综合,培养能力:复习时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应用创新,必要时考虑学科融合,将定量和定性视角有机结合。

c、提炼方法,构建思路:基于情境教学,在情境中将知识、方法问题化,结构化,教学中指导学生自我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举一反三,学一题,会一类。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