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高一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21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32

学科:语文

类型:高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时间:2.18   地点语文活动室  主讲人:曾金花

课题名称:开学初教学工作安排

教学内容安排:

1、每周一下午第三节写字课安排(练字)。

2、每周二下午第4节语文自习课安排(做周测卷)。

3、完成第一单元第1、2课教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学习时要理解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思考孔子为什么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儒家很不相同。学习《庖丁解牛》,要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这个故事的寓意。

《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阅读三篇文章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

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拓展阅读《季氏将伐颛臾》。

《烛之武退秦师》:春秋时期,诸候争霸,一度形成分别以晋、楚为首的两大阵营。“千乘之国” 郑国遭遇秦、晋两强夹攻,看一看历史地图,了解郑国当时的处境。

本文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前人说“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谢有辉《古文赏音》),并非过誉。要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此外,还要注意郑文公、晋文公的话,领会其中体现出来的人物特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学习本文时,可关注在烛之武退秦师前后发生的事, 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1740116732446732.jpg

1740116732861561.jpg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