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学科:生物 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2025年3月20日 地点:生物活动室
主讲人:江振根
主要内容:《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 伴性遗传》集备
一、教材分析
第2节将深入探讨孟德尔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关系,即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问题。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理论上支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由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提供这一假说的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是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孟德尔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等知识的综合,这部分内容重点在明确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主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二是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与其他同源染色一样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三是性染色体可携带一些与性别有关或无关的基因,会随着性染色体一起传递,另外姓染色体XY上的基因种类和分布存在差异,这是各种伴性遗传表现出相应特点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基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事实,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阐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2.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角度,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
3.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
4.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
5.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应用。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表格比较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2.使用模型直观体会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3.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和思考讨论,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4.例举实践应用,做到学以致用。
5.在遗传系谱图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解题技巧:定显隐→定常性→定基因型→概率计算。
四、其他工作
1.半期五县联考:4月21日左右,必修2第一章~第四章第1节,时间90分钟。
2.学生完成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及减数分裂绘图。
3.开放周听课及平时听课任务。
4.新课标内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