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2025年6月6日,一群怀揣求知热情的学子踏上了"世遗泉州·海丝起点"研学之旅。四天三夜的行程中,他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穿越时空长廊,在古城泉州的街巷、古迹与非遗传承中,解码千年文明的基因密码。这场以"探秘泉州海丝文化,传承千年历史底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了海丝文化的多元魅力,更在实践中完成了一次文化自信的精神洗礼。
追溯历史根脉,感悟闽台同源
研学首日,团队抵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古城。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从"早期开发""刺桐崛起""东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风"四个历史维度,系统梳理了泉州从边陲渔村到国际商港的蜕变历程。当看到宋元时期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复原模型时,同学们感叹:"原来早在几百年前,泉州就已经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了!"
"闽台渊源"专题课上,通过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五缘"文化的深入解读,学生们直观理解了福建与台湾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
科技赋能古今,非遗活态传承
在科技馆,VR技术重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场景,学生们戴上设备,仿佛亲身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印度洋,直观感受古代航海技术的局限与勇气。
解码航海智慧,触摸建筑史诗
在泉州海交馆,学生们通过出土文物、复原船只模型和多媒体演示,系统学习了古代航海技术的演进。当了解到宋代泉州商船已配备水密隔舱技术时,同学们立刻联想到现代船舶设计:"原来古人的智慧这么超前,水密隔舱到现在还是船舶安全的核心技术!"
洛阳桥考察堪称建筑美学的盛宴。站在横跨洛阳江的古桥上,研学导师详解"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等古代造桥智慧,学生们俯身观察桥墩上密布的牡蛎壳,惊叹于古人利用生物特性加固桥梁的生态智慧。
梧林古村更是一场建筑艺术的视觉狂欢——闽南官式大厝的"红砖白石双坡曲"与哥特式洋楼的尖顶拱窗交相辉映,墙上的"出砖入石"工艺诉说着华侨下南洋的沧桑历史。
千年古刹寻踪,西街烟火拾味
走进千年古刹开元寺。东西塔的石雕斗拱、大殿内的飞天乐伎木雕、弘一法师的手迹碑刻,处处彰显着佛教文化与泉州本土艺术的融合。在讲解员讲述"桑莲法界"的传说时,阳光透过殿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学生们仿佛穿越回唐宋时期的佛国盛景。
西街漫步是本次研学的温情收尾。穿梭于骑楼老街,品尝传统美食,在老字号店铺前驻足拍照。"这四天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活着的文化,我要把这份感动带回去。"
结语:文化基因的当代激活
四天的泉州研学之旅在暮色中画上句点。当大巴车驶离古城时,车窗上倒映着学生们满载收获的笑脸。这次研学不仅让他们系统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更通过实地触摸、动手体验、互动探究,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如研学导师在结营仪式中所说:"泉州的故事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相信这场行走的课堂,将在每个参与者心中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千年海丝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