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高一生物组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7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549

学科:生物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6月23~25日                     地点:生物活动室

主讲人:

主要内容:2025年福建省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建宁县高中生物专场)

一、主要内容

1.俞如旺教授:《高中生物学教学:知识、能力与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学习体验)专题讲座

2.胡雪峰教授:《基因工程研究进程》讲座

3.朱玲玲:《指向科学思维可视化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

4.陈霞:《“实践、赋能”,生物学科实践育人价值的开发与探索》专题讲座

5.伊丽梅与陈金铭《细胞生活的环境》同课异构、卢佳丽与胡嘉欣《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同课异构

二、体会感悟

1.俞如旺教授讲座:生物学概念具有“概略”性。在概念教学中应构建而非辨析,不能过度追求“例外”,导致知识“碎片化”,忽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极端的特例要大胆去除,教学中不应死扣概念,而是关注概念本质,不要随意补充特例。

生物学概念具合目的性,要将概念与“为了什么”相结合。

生物学概念还具有逻辑性、辩证性。

概念如何考查:依托真实情境,在应用中考查概念

2.胡雪峰教授讲座: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要在全过程讲好生物学实验,将教材中的多种形式转化为生物实验教学形式。

基因工程教学中尽量避免“模式化”,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

生物学在不断更新中,命题中会回避有争议的知识。

3.朱玲玲老师讲座:新概念的产生背后隐藏科学史,可以从文献、教参等中获取并加以利用。

新课与复习课的对比:新课是构建生物学概念,形成生命观念;复习课则是以生命观念以指导,运用生物学概念解决问题。

3.陈霞老师讲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应采取适当方法激发学习内驱力。“他山之玉”——生物学实验室仪器更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实验材料的来源及安全性问题。

学校发展的两个本质:一切以人为本,教师对学生培养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

4.同课异构:新课的教学设计要对照课标,深挖教材和教参完成概念模型构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可先巩固基础知识,重点在新情境下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尤其是以实验教学形式完成科学思维的升华。

三、其他工作

1.完成培训问卷调查

2.一个月内完成一份契合本次培训的教学设计

1751001812890136.jpg

1751001812314897.jpg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