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高二通用技术组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2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274

学科:通用技术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8月30日         地点:4号楼202

主讲人:饶玉香

主讲题目:必修一第一章节

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

本节作为开篇内容,是学生高中阶段技术学习的开始。它为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理解技术的价值与性质铺垫了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技术的发展历史,从钻木取火开始,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因人类需求而产生,技术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1.技术意识:能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形成技术发展的历史感和亲近技术的情感。

2.创新能力: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技术的基本特性。

2. 难点:感悟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钻木取火工具、镁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离开了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呈现原始人钻木取火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钻木取火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

钻木取火活动体验

准备钻木取火工具,分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钻木取火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选择不同的原料和助燃物,会影响钻木取火的效率和成功率。

分组讨论:

1.钻木取火的工具和木板应该如何匹配?

2.钻木取火工具中惯性轮的作用是什么?

3.惯性轮的大小对取火效率产生什么影响?

古人取火方式小结

呈现不同取火方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取火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镁棒取火活动体验

准备镁棒等取火材料,分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动力推动取火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引入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等,实现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技术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案例分析

呈现照明技术的发展思维导图,进一步强化技术产生的原因和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类没有掌握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会是什么样?照明技术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活动体验

让学生根据“不同时代的生产工具的变革”这段文字信息,分组绘制“不同时代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思维导图,从而强化“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案例分析

结合“李约瑟难题”,呈现古人对人类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技术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能够取得这些重大的技术成果?让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课堂小结

追溯技术的历史,让学生体会:

1.技术因需求而产生并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

2.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