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高三物理组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7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478

学科:物理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9月10日          地点:物理活动室

主讲人:陈立端

主讲题目:相互作用——力集备研讨

主要内容:

一、锚定“基础+易错点”双重点

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在集备中陈立端老师明确高频易错点:如弹力方向的判断(尤其是曲面、杆模型)、静摩擦力的有无及大小计算(避免与滑动摩擦力公式混淆),可统一整理典型错题案例,让各教师课堂重点突破。

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陈老师强调“按效果分解”的实用性场景(如斜面、绳杆组合模型),并统一规范“正交分解法”的解题步骤(建系、分解、列方程),确保学生答题格式标准化,减少步骤分丢失。

二、聚焦“题型+方法”归类

“共点力的平衡”可按场景归类(静态平衡、动态平衡),集备时统一梳理核心方法:静态平衡用“正交分解法”“合成法”,动态平衡用“矢量三角形法”“动态圆法”,并确定各方法的适用条件,避免学生混淆。

“临界与极值问题”需明确常见临界条件(如“即将滑动”对应静摩擦力达最大值、“绳子即将松弛”对应拉力为0),集备时可共同筛选3-5道典型例题,统一讲解思路,确保各班级教学节奏一致。

三、强化“操作+误差分析”

两个探究实验需重点突破:一是“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中,如何规范操作(如悬挂弹簧时避免晃动、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如何处理数据(用图像法消除偶然误差);二是“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中,如何保证“等效替代”(两次拉橡皮条的结点位置相同)、如何分析误差来源(如弹簧测力计的零点误差、细线与木板不平行导致的误差)。

集备统一制作实验操作流程图和误差分析清单,方便各教师课堂演示,同时设计“实验题改编”任务(如将课本实验改为“含故障分析”的高考类题型),提升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

四、建议“小专题+限时练”结合

可将上述内容拆分为2-3个小专题(如“基础力与力的合成”“平衡问题综合”“实验探究”),每个专题后配套15-20分钟的限时练,集备时统一命题方向(侧重基础题与中档题,兼顾少量高考真题改编题),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避免“一轮复习只讲不练”的问题。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