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学科:物理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9月17日 地点:物理活动室
主讲人:揭策源
主讲题目: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和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主要内容:
一、分析考情
高考中,动态平衡问题是共点力平衡考查的重点,而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考查频度相对较低,但亦时有出现。两者均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偶尔也会在计算题中作为其中一个小问呈现,整体难度适中。
对于动态平衡问题,核心考查学生对解析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辅助圆法等常用方法的掌握与应用;针对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则主要通过图解法和数学解析法进行考查,具体情境常包括: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分析物理过程确定力或其他物理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或依据平衡条件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借助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求最值、三角函数取值范围等)求解极值。
结合高考命题趋势,预计动态平衡问题仍将是未来高考的考查热点,且在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考查中,可能会进一步融合临界与极值问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层理解,以及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确定目标
1.学生能准确区分动态平衡、临界平衡、极值平衡的不同情境,明确三类问题的核心特征(如动态平衡中“力的方向、大小随状态缓慢变化”、临界平衡中“恰好发生某种运动的边界条件”)。
2.熟练掌握动态平衡问题的4种常用解法(解析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辅助圆法),能根据题目情境选择最优解法。
3.掌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临界条件判断”(如“恰好滑动”对应静摩擦力达最大值、“恰好脱离”对应弹力为0)和“极值求解方法”,能独立完成函数关系建立与数学求最值过程。
4.通过典型例题拆解,引导学生形成“情境分析→受力画图→方法选择→规范解题”的解题流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高考真题与实际情境(如起重机吊物、斜面滑块运动)的结合,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6.针对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如忽略临界条件、矢量图作图不规范)进行归因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1.以“情境→受力图→方法”的固定流程为主,通过教材例题、基础高考真题(如单绳吊物、斜面滑块缓慢移动)巩固图解法、解析法。
2.增加“多力平衡转化为三力平衡”的训练(如将多个已知力合成一个“等效力”,简化为三力平衡模型),引入辅助圆法、相似三角形法的变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