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为深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精准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送教讲师团,赴建宁一中开展2025年福建省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建宁县高中生物学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课例观摩、互动研讨与理论引领相结合,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一场高规格、接地气的专业成长盛宴。
(一)同课异构展风采,思维碰撞诠匠心
10月16日的活动在精彩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中拉开帷幕。上午,聚焦《基因的分离定律》复习课,建宁一中的邓春华老师与泉州市培元中学的江宜博老师先后登台,呈现了风格迥异、各具匠心的课堂。邓老师的课沉稳扎实,注重知识网络的梳理;江老师的课则灵动新颖,着力于思维能力的牵引。




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气氛热烈。两位开课教师首先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与思路。与会教师通过专家、名师的精准点评,对复习课的教学“脉络”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大家深刻认识到,复习课绝非新课的简单重复,其核心应在于深化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而非概念的初次构建。教师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下午的研讨热度不减,围绕《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1课时),建宁一中的江振根老师与永春美岭中学的林丰开老师再度上演“异构”对决。评课环节,专家们深入剖析了科学史教学的有效路径,强调科学史不是需要学生背诵的“静态结论”,而应是引导学生亲历探索过程的“动态剧本”。教学应让学生化身“小科学家”,在重演经典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推理论证,最终自主建构知识,如此方能将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




(二)名家把脉拨迷雾,一线问诊注活水
10月17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胡雪峰教授以《例析教育类论文的选题与筛选》为题,结合一线教师提交的论文与课题案例,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把脉问诊”。胡教授直击教师在科研起步阶段的痛点,细致剖析了优秀选题的特征与来源,为教师们破解论文选题难题、找准研究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引。


紧接着,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的林密正老师带来了《基于科学思维考察的命题策略探析》专题讲座。林老师从大量典型试题入手,带领教师们进行深度品析,层层剥茧,揭示了试题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维考查意图。他引导教师们反思日常命题工作,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命题策略,更有效地评估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下午,福建师范大学吕翼教授的《中学生物学中的免疫学》专题讲座,则将视角投向教学难点领域。吕教授指出,免疫学知识体系复杂且与大学内容衔接紧密,对学生学科素养要求极高。他通过对高考真题及模拟题中复杂情境的深度剖析,帮助教师厘清了免疫学知识的深层逻辑与教学重点,助力教师们提升自身学养,从而更游刃有余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探究能力。

此次培训既有课堂实操的针对性指导,又有科研与命题的高阶引领,通过“实践示范+精准点评+理论升华”的组合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建宁县高中生物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为促进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