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化学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5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789

学科:化学类型: 教研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14日 地点: 化学活动室

主要内容:

1.三明市黄华文化学化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建宁一中举行

(1)开课评课

主要内容: 第二节课在录播室听建宁一中李贵花老师的公开课《探秘重铬酸钾与乙醇的反应》第三节课在录播室听永安一中黄妍老师的公开课《探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进行评课:建宁一中卢英姬老师评课《学科融合视域下微项目教学》,永安一中罗上水老师评课《大单元视域下微项目设计》。

评课内容:

主要闪光点:

①应用酒驾测试导入新课,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整节课实现了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多模块知识融合。

②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查阅论文资料、提取信息、融合模型、关联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型。启发式教学,运用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建构探究实际问题的方法,建构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

③实验改进优化使学生能够参与探究实验原理,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融合项目式教学、大概念教学等先进理念,设计了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建构性的课堂。

(2)永安一中正高级教师黄华文开设了题为《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专题讲座。黄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过程及课题成果的提炼等三个方面详细、全面的讲解了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讲课过程中也穿插案例,并进行剖析,让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深入的了解。

2.观看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1)微报告《“证据推理”驱动下的高中有机实验》教学探讨视频。本节集备教师以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作为案例,利用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卤代烃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产物检验等。

(2)《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视频。

评课记录:

1、精选情境素材,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情境素材为教学服务。

2、通过视频资料、资料分享、讨论、交流、探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4、设置的问题思维含量高、有前瞻性,既有利于掌握必备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5、作业布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