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历史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8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432

学科:历史                     类型: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5月12日         地点:历史活动室

主要内容:

一、根据教务处安排检查教案本

二、各备课组对半期考试卷及学生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及半期之后的教学对策

三、业务理论学习:

1.如何最大限度提取材料信息

多年高考研究告诉我们,当历史复习备考到一定程度,原来我们经常强调“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但是最近几年来发现这个说法,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有些不适用了。为什么呢?因为选择题的差距并不能有效拉开,在旧高考的12道选择题,错两三道是常态化,差距拉不开,但是非选择题的分数差距却是异常明显,因此“非选择题得高分者得天下”成为我们宣传的新理念。加之经常有同学问我,如何才能做到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我们的思路是:

(1)逐字逐句阅读材料。

(2)划分层次(依据标点如句号分号或材料主体或意思)。

(3)标出关键词句(一般是主谓宾)。

(4)纵横驰骋提取信息(横向逐层多元提取,纵向抓趋势看变化) 

(5)结合所学,迁移转化,言简意赅,整合归类,用课本术语书写。

2.考前三十天历史复习攻略

针对高考考察整体围绕“方向是核心,稳定为关键”的命题原则,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进一步强调落实回归教材基础必备知识的重要性,以通史体例落实阶段特征、重大史实、史论厘定。高考冲刺号角已然吹响,坚决落实“脱虚向实”,少点解题方法,多点读背落实。作为高考考察的历史学科,关键还是在于去消化落实,老师讲的天花乱坠拓展史实再多,不理解并落实等于无用功。

就解题方法而言,目前存在着诸多的“方法指导”教你怎么解题,这次对了,然后同样的知识点换一个复杂陌生新情境,依然会不知所措,其实这都很正常。所以,还是要少刷题,至少不用课堂时间来刷题, 与其大量刷题不如去好好研究真题的导向性。就方法而言,因人而异,除却一些常见的错误项(诸如因果关系、本末倒置、主体偷换、程度失当、孤证不立等)。

我们常将其引用到解题上,鼓励考生去和命题者尝试对话来破解深邃“立意”。揣摩立意很重要,立意一定是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或现实指向性在其中,就像2024年福建卷通过军户占比降低考察户籍制度缺乏弹性,立意是通过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或教训来映射当下,凸显历史为当下服务,吸取历史智慧与经验教训, 总之就是一句话:所有的关键能力与学科思维无非是建立在扎实史实基础上的“史识”题感而已。高考考察归根到底指向阶段特征、重要史论和价值立意。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