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学科:化学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5月21日 地点:化学活动室
主讲人:尤忆寒
主讲题目:《石油裂解与乙烯》的教学研讨
主要内容:
一、活动背景
本次备课组活动旨在深入研讨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石油裂解与乙烯》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石油裂解的基本原理:理解石油裂解的反应过程、条件及其对产物的影响。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理解其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特别是加成反应的原理。
乙烯的工业应用:了解乙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认识乙烯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价值。
2.教学难点
石油裂解反应条件的优化:学生对温度、压力等条件对裂解反应的影响理解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进行深入讲解。
乙烯的加成反应原理: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学生首次接触,理解其断键和成键过程存在困难。
乙烯性质与用途的联系:如何将乙烯的化学性质与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探讨
1.情境导入法
通过展示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塑料制品、水果催熟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
设计模拟石油裂解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石油裂解过程,观察乙烯的生成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的特点。
3.模型构建法
指导学生动手搭建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从微观层面认识乙烯的分子结构,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思维模型。
4.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乙烯在石油裂解过程中的生成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石油裂解流程、乙烯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策略与建议
1.注重知识衔接
在讲解乙烯之前,先回顾烷烃的性质,通过对比乙烯与乙烷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引出乙烯作为不饱和烃的特性。
2.强化实验操作与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乙烯的生成、颜色、气味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3.引导探究学习
通过设置驱动性问题(如“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时,乙烯可能的断键位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设计实验,突破难点,真正认识加成反应的本质。
4.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乙烯在水果催熟、塑料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