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高一化学组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0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628

学科:化学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6月4日         地点:化学活动室

主讲人:魏岚

主讲题目:《乙醇》的教学研讨

一、教学方法探讨

1.实验探究法

在教学乙醇的物理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样品,闻气味,动手操作乙醇与水的互溶实验等,直观感受乙醇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对于乙醇与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过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丝颜色的变化等,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分析推理得出乙醇的化学性质。

2.问题驱动法

在讲解乙醇分子结构时,提出问题“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可能有哪些结构?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乙醇的结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乙醇能与钠反应,而水与钠反应更剧烈?”“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丝为什么会出现红黑交替变化?”,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反应原理和本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3D动画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乙醇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位置和连接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

通过动画模拟乙醇与钠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将微观的反应过程宏观化、直观化,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反应机理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交流

1.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乙醇的物品,如白酒、酒精消毒液、燃料乙醇等,提问学生对乙醇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然引入本节课对乙醇的学习。

2.知识新授

物理性质: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实验探究,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分子结构:先引导学生根据分子式推测可能的结构,再通过乙醇与钠反应的定量实验数据,结合对比分析,得出乙醇的正确结构。

化学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教师适时引导,得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并讲解反应机理。

3.课堂练习

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如乙醇分子结构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乙醇性质解释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脉络,强化重点知识。

1749523806506312.jpg

1749523806788838.jpg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