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一中2025健康知识讲座:关爱健康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3 发布者:政教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579

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我校于8月22日在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关爱健康 赋能成长”为主题的预防知识讲座,重点讲解了基孔肯雅热、艾滋病和肺结核的相关预防知识。

讲座开场,建宁县疾控中心医生首先介绍基孔肯雅热。这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近年来我国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传播风险上升。其症状表现丰富,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同时伴有畏寒、头痛等;关节痛往往是首发症状,多累及远端小关节,疼痛随运动加剧,部分患者关节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皮疹多数在发病2 - 5天出现,分布在躯干、四肢等地,数天后消退并可能伴有轻微脱屑。预防基孔肯雅热,防蚊灭蚊是关键。要定期检查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每5 - 7天换水并清洗水生植物容器和根系,给废弃轮胎钻孔防止积水;及时疏通沟渠、填平洼地,定期清理绿化带和院落中的杂草、落叶,对无法清除的积水使用安全灭蚊剂。个人防护方面,要减少蚊媒活动高峰期的户外逗留时间,尽量穿着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及时补涂;安装纱窗纱门并保持完好,睡觉时使用蚊帐,室内可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或电蚊拍驱杀蚊虫。

接着,专家深入讲解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性传播涵盖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传播常见于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情况;母婴传播则发生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预防艾滋病,需坚决避免高危行为,如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头、注射器等器具;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如需输血,确保血液来源安全可靠;感染HIV的孕妇应接受规范治疗和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同时,要正确认识艾滋病,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不会传播艾滋病,不应歧视艾滋病患者。

3.jpg

最后,专家对肺结核展开详细介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其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伴有咯血、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预防肺结核,民众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换气,降低室内结核菌浓度;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应及时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4.jpg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对基孔肯雅热、艾滋病和肺结核这三种传染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预防方法,今后会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做好自我防护。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