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学科:地理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9月12日 地点:地理活动室
主讲人:罗小玲
主讲题目:复习经纬网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主要内容:
1.活动目标
明确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在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与命题趋势,聚焦“定位、计算、应用”核心能力。
统一复习思路,确定重难点突破方法,设计分层训练题,提升学生解题准确率与速度。
2.核心内容研讨
(1)经纬网应用复习策略
高频考点梳理:定位置(经纬度与区域匹配)、算距离(同经/同纬距离计算)、判方向(极地/常规经纬网方向判断)、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原则应用)。
重难点突破:针对“极地经纬网方向判断”“跨经纬网区域面积比较”,计划采用“图解法+典型例题”结合,用北极/南极俯视图模型直观演示,避免抽象化。
学生问题预设:忽略经纬线弯曲对距离的影响、最短航线方向判断错误,需通过对比例题强化细节。
(2)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复习策略
高频考点梳理:判地形类型(山顶、山谷、山脊等)、算海拔/相对高度、析坡度陡缓(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评人类活动合理性(修路、建房、农业布局等)。
重难点突破:针对“等高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设计“图文转化”专项练习,让学生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推导结论。
学生问题预设:混淆山谷与山脊、陡崖高度计算漏算取值范围,需通过错题归因分析,总结“‘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口诀”“公式分步代入法”等技巧。
(3)复习课设计与训练安排
课堂流程:10分钟考点回顾(结合高考真题统计数据)→20分钟重难点突破(例题精讲+学生板演)→15分钟分层训练(基础题+拔高题)→5分钟总结易错点。
作业设计:精选近5年高考真题、模拟题,按“经纬网应用”“等高线判读”“综合应用(如经纬网+等高线定位与区域分析)”分类,要求学生标注解题思路。
3.活动总结
明确下周需完成专项复习课件制作([负责人姓名]牵头)、分层训练题汇编(全体教师分工),并计划在复习课后收集学生答题情况,开展二次研讨,调整后续复习节奏。
强调复习中需联系生活实际(如等高线在登山、防灾中的应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知识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