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高一数学组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2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60

学科:数学               类型: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年9月18日    地点:1号楼1楼103

主讲人:刘菊梅           

主讲题目:基本不等式教学要点

主要内容: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其来源)。

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

难点:“定”条件的理解和构造:如何从题目中识别出“和”或“积”为定值,或者如何通过拆项、凑项、乘“1”等方法创造出定值。等号成立条件的检验:求出最值后,必须验证等号能否成立,这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步骤。

二、 详细教学要点与步骤

第一阶段:引入与证明

通过几何图形引入(赵爽弦图),展示两个正数 a, b 的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的几何意义,直观感受 (a+b)/2 ≥ √(ab)。作差法:证明 a² + b² - 2ab = (a - b)² ≥ 0,显然成立,且等号当且仅当 a = b 时成立。这是最根本的证明。

第二阶段:深化理解(“一正、二定、三相等”)

教学关键:通过例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如果找不到(或构造不出)这个“定值”,就不能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第三阶段:应用与技巧

直接应用型:题目已经明显满足“一正、二定”的条件。

例1:已知 x > 0,求 x + 4/x 的最小值及此时的x值。

配凑定值型(核心题型):

例2:已知 x > 1,求 x + 1/(x-1) 的最小值。

三、 教学总结与口诀

帮助学生总结口诀,加深记忆:

“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强调三个条件。

“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指明应用方向。

四、集备组统一了教学进度,确定了周考和周末练习的难度和题型,初步统一了月考内容。

1758508004369369.jpg

1758508004305546.jpg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