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政治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4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44

学科:政治                类型: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地点:政治组活动室

活动内容:刘雨童老师片段教学赛前打磨

一、刘雨童老师进行《人的价值》的片段教学(17分钟)

二、对刘雨童老师《人的价值》的片段教学进行评议

1.从教学优势来看,(1)案例选择直击核心。教师以庞众望“困境中照料家人、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到清华读博后立志科研报国”的完整经历为线索,将“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抽象原理具象化——他通过奋斗实现“走出困境、完成学业”的自我价值,更以坚韧事迹激励他人、以科研求索回应国家需求,彰显了社会价值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直观理解“价值评判的根本尺度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围绕案例设置“庞众望的经历中,哪些行为体现了自我价值?哪些体现了社会价值?”“为何说他‘不辜负众望’的人生选择彰显了真正的价值?”等问题,引导学生从“事实梳理”到“原理对接”再到“价值认同”,尤其结合他婉拒资助、专注基础科研的选择,纠正了“价值大小等同于财富多少”的片面认知,契合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3)评价反馈精准落地。在学生发言环节,教师紧扣庞众望“面对坎坷仍向上奋进”的精神特质,点拨提炼“坚韧品格、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是价值实现的重要主观条件”,并结合《感动中国》颁奖辞中“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的评价,强化学生对“价值实现需要砥砺奋斗”的认知,实现“教—学—评”的同步共振。(4)教师学科素养较高,教学功底扎实。教师态度端正,准备充分。教态大方得体,语言表达流畅、严谨。教学环节完整,课堂活动多样,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 

2.从优化方向而言,(1)可进一步增加体验式探究环节。例如增设“假如我面临庞众望式的困境,会如何平衡个人追求与责任担当?”的微分享,或结合他“用奖学金资助学弟学妹”的细节,讨论“青少年在日常中如何实现微小的社会价值”,让案例的价值引领从“认知共鸣”延伸至“行动思考”,(2)注意把控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3)提问的时候直接叫出学生名字。(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可参与讨论。(5)准备一些通用、经典的事例备用。(6)充分利用好片段教学前一小时的教学设计时间。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