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养研阅读,思维深耕促花开——记建宁县第一中学语文组开展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阅读思维的教学研究》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3 发布者:办公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422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我校语文组于2025年6月3日持续深化《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阅读思维的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FJJYKS23-68)。活动中,课题组欧阳平、黄文惠两位教师围绕阅读思维构建,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实践。

欧阳平老师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支点,撬动学术阅读的思维深度。他摒弃传统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提炼核心概念“差序格局”,通过绘制中西社会结构对比图,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课堂围绕“乡土社会与现代法治的冲突”展开深度思辨,学生以文本为据,层层剖析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变迁动力,在证据提取与逻辑论证中,其文化理解与理性思维素养悄然生长。

1750662212121184.jpg

1750662212279991.jpg

黄文惠老师从课文出发,联读茅盾《风景谈》与贾平凹《秦腔》,探究散文“景语”至“情语”的转化密码。她精心设计“双篇意象对照表”,引导学生捕捉沙漠驼铃中的抗战意志与八百里秦腔里的生命呐喊。通过删减对比、情境诵读,学生洞悉了茅盾笔下标语如何“入景”,贾平凹文中戏台怎样“载情”,深刻体悟景情交融的多元范式,审美创造素养悄然生长。

1750662234626838.jpg

1750662234609388.jpg

课后,高二、高三备课组分别展开了热烈研讨与精准评课。老师们一致认为,两堂课均紧扣课题核心:欧阳平老师的课展现了学术文本的思维爬梳过程,有力训练了概念提取、比较分析与批判性思维;黄文惠老师的课则揭示了文学文本的情感解码路径,强化了语言敏感性与审美共情能力。大家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未来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的提高以及构建阅读思维构建的教学研究,如将《乡土中国》理论迁移至当代乡村观察,或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景语蕴情”的微散文,使阅读思维训练更具层次性与创造性。

1750662269337062.jpg

1750662269388077.jpg

此次研讨课不仅是对课题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语文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路径的有益探索。当核心素养的种子深植于阅读思维的沃土,语文课堂方能绽放出理性之光与诗意之美,真正成就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